试用体验智慧养老系统

智慧养老产业创新点(智慧养老的创新点)

文章摘要:科技创新将进一步推动养老产业的健康发展,通过研发适老化智能产品、开发个性化养老服务方案、建设智慧养老社区等等,让养老产品及服务更加贴近老年人的生活习惯,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元化的养老服务需求,使智能化产品更加符合老年人的生活习惯;“十三五”期间,国家制定了多项政策扶持,以加快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创新养老服务模式,促进智慧养老服务在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医养结合等方面的发展;国家层面的智慧养老行业的政策支持,养老服务模式的创新,不断地对我国智慧养老产业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文章内容核心观点:智慧养老的创新点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智慧养老产业创新点进行解释,如果能解决您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本文目录:

智慧养老的创新点

智慧养老的创新点

智慧养老的创新点在哪里?我司董事长、国投健康产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朱跃介绍:“国投健康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旗下“国投健康”,“国投健康”是北京中科致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为实现中国健康养老事业的共同发展而创建。国投健康是以健康、养老、旅游、文化、地产为核心业务,以产业投资为核心,集养老、养生、旅游、文化、医疗、商业、教育、建设、科技、生态等多种业态于一体的国家大型综合性公益性健康养老投资开发运营服务企业。在民政部、国家发改委等部门指导下,经过近5年的改革发展,已经进入了养老模式深化探索阶段,通过资产重组与人员外迁、产权收购等多种形式,带动了当地养老地产的市场化运营和专业化服务水平的提升。同时,以央企的国企担当,在业内率先推出了中高端养老公寓的服务品牌——国投健康,其主打以“为长者提供品质养老生活”为企业使命,目前已在大连、海南、威海、海口、长沙、南宁、北京等城市运营8个项目,形成了包括“国投健康5H定制型健康养老”、“国投养老1+N”、“国投养老?健康1+N”等模式的专业养老机构。

通过多年的养老探索,国投健康探索出“乐享”、“颐养”、“康养”、“生活”、“娱乐”等六位一体的全龄全方位全龄化养老社区。截至目前,在龙之梦、天之梦、亿达等“大健康”项目累计投入2000余万元,让长者“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这一切在国投集团看来都并非易事。

2016年3月,“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在北京召开。本次论坛由国投健康产业投资公司举办,来自国家开发银行、中国银行、工商银行、交通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等10家全国性金融机构的领导和专家参加,是推动养老产业全链条发展的重要平台。

智慧养老产业创新点

智慧养老产业创新点

智慧养老产业创新点正式启动

1月27日,由北京安居宝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居宝”)、北京安居宝“智慧养老”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居宝”)联合北京致远慧心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致远慧心”)主办,北京安居宝对智慧养老产业进行探索与实践。

北京安居宝是在北京市委市政府支持、指导和推动养老产业发展的大背景下,与国内知名的养老科技公司之一安居宝达成战略合作,打造“智慧养老+养老服务+养老运营”模式的高科技综合服务平台。

安居宝实现了面向智慧养老、医养结合、智慧养老、智慧养老等养老服务领域,通过为老服务资源的整合,建立起涵盖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医养结合、旅居养老等养老服务的养老服务模式,从而满足广大老人“养老不离家”的愿望,让老人享受到“原居安老”的美好生活。

慧心养老体系是以“互联网+智慧养老”为依托,以智慧健康养老服务平台为支撑,以智能终端和热线电话为纽带,以智能服务平台为纽带,整合社区服务资源,为老年人提供以紧急救援、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和精神慰藉为主要内容的便捷服务,以社区服务为依托,以信息化平台为支撑,以智能终端和热线为纽带,针对老年人群提供生活照料、医疗护理、精神慰藉、家政服务、紧急救援等为老服务项目,让辖区老年人享受到更加优质、便捷、高效、安全的养老服务,让老人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

智慧养老服务平台

养老服务大数据平台

“优侍360”智慧养老平台系统,整合民政系统和12349智慧平台,为长者打造智慧养老服务平台,为全省有需要的老人和家庭提供定制化的养老服务。

用户在APP上进行点单服务,可以对服务人员、服务机构、服务人员、老人进行系统化的点单、服务、派单,形成一个线上+线下“四位一体”的智慧养老服务平台。

养老产业的创新

养老产业的创新

养老产业的创新发展必须依托科技创新,从未来的设施智能化、产品智能化、运营生态化和产业生态化等方面进行升级。科技创新将进一步推动养老产业的健康发展,通过研发适老化智能产品、开发个性化养老服务方案、建设智慧养老社区等等,让养老产品及服务更加贴近老年人的生活习惯,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元化的养老服务需求,使智能化产品更加符合老年人的生活习惯。科技创新可助推智慧养老产业的发展。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不断加快,“养老”作为最重要的民生问题之一,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国家及地方政府都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然而我国养老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同时我国家庭养老仍存在诸多问题,诸如养老设施、养老产业难以满足老年人多样化需求、养老服务模式无法满足老年人养老需求、养老产业相关政策与法规建设滞后等问题,亟待解决。所以,运用科技创新推动智慧养老产业发展是有必要的,这也是科技创新所支撑的中国式养老事业发展之路。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65岁以上老龄人口已占总人口的比例已超过15%,空巢老人已成为老年人口所占的比例很大的一个组成部分。如何让老年人口更有活力,更好地安享晚年,这已成为了一项长期的任务。信息技术及在养老领域的应用,不仅解决了传统养老院的弊端,更可以大幅提升传统养老院的运营管理水平,提高养老服务的品质,使养老院在提供贴心服务的同时,满足老人精神慰藉和情感关爱的需求。

医养结合智慧养老在实现传统养老模式的基础上,也为老年人提供了新的养老方式。据统计,在信息时代,有关智慧养老的研究还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且更多地被应用到了实践层面。“十三五”期间,国家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方面也提出了一系列要求。

“十三五”期间,国家大力支持养老服务行业发展。“十三五”期间,国家制定了多项政策扶持,以加快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创新养老服务模式,促进智慧养老服务在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医养结合等方面的发展。

智慧养老产业发展

智慧养老产业发展

智慧养老产业发展现状及解决方案

智慧养老产业市场规模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近年来,人口老龄化和养老产业发展进程加快,催生了庞大的养老服务需求。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4年末,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经达到2.22亿,占总人口的16.1%,其中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经达到2.16亿,占总人口的10.5%。

然而,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就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到2050年前后,我国老年人口数将达到峰值4.87亿,占总人口的34.1%。

其中,65岁以上人口比例最高的中国男性总和生育率达到了1.35,最高的为60岁。根据《中国老年人口发展报告(2019)》,我国老龄化率已经达到了18.7%。但与此同时,我国的老年人因为在享受传统养老服务上略有亏,导致养老需求也呈现出多样化。

“虽然,传统养老模式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但仍然希望让养老服务更好地满足老年人需求。”曹鹏说,中国正处在互联网+时代,技术和人力的不断迭代和渗透,将会带来更多创新的解决方案,助力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

与曹鹏聊的最多的便是科技养老。“可以说,养老产业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重要趋势。”曹鹏说,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高科技+“互联网+”的概念已经慢慢在社会中生根发芽,“未来的养老模式可能会是我们的一个新的形态。”

如何更好地服务老年人?

曹鹏颇为新潮的是,他建议各地制定符合老年人需求特点的智慧养老服务体系,但其最好的模式应该是让现有的“政府主导、企业运作、市场运作”,也就是养老服务企业通过“公建民营”,把养老机构交给社会资本来经营。

“公建民营的这种模式,企业可以依靠自身的力量,去大力发展居家养老服务,如协助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承接机构养老服务、设立社区养老服务机构等。

智慧养老产业创新点在哪

智慧养老产业创新点在哪

智慧养老产业创新点在哪?

智慧养老产业是由信息技术创新驱动而成的养老产业,其发展不仅是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更关系到新旧动能转换的战略性布局。近年来,我国智慧养老产业发展步伐加快,全国多地相继出台智慧养老相关政策。其中,智慧养老产业创新发展是重点。

如何创新智慧养老模式,以推动我国智慧养老产业健康发展?从实践来看,应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原则。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建设,建立起政府、企业、非营利机构共同参与的建设运营机制。

国家层面的智慧养老行业的政策支持,养老服务模式的创新,不断地对我国智慧养老产业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例如,2015年3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提出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业,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养老服务业,促进养老服务业发展。

2017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提出在老年人口密集的街道、社区举办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等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方便老年人就近享受养老服务。2017年10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的若干意见》,提出完善老年人消费权益保护制度,加强养老服务消费市场监管。2017年3月,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要完善老年健康支撑体系,促进老年健康服务业发展,积极培育银发经济,并提出五大主要任务。

截至2019年底,全国60岁及以上人口约2.54亿,占总人口的18.1%;65岁及以上人口约1.78亿,占12.6%。老年人口数量庞大,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养老需求也在不断增长。为了更好地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近年来,河北省正着力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全力推进养老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力发展老年人普惠型养老服务。

记者了解到,截至2019年底,河北省16个设区市和76个县(市、区)开展了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健康素养专项行动,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健康素养率已达到100%。

养老服务创新点

养老服务创新点

养老服务创新点在哪里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记者 程峰 杨静 高洁

在天津市河西区桃园街道广顺园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工作人员陪老人打扑克。

在河西区岔河口街道柳树湾社区,老人们在煮咖啡。

近日,天津市印发了《天津市河西区养老服务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加快推动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河西区因地制宜、先行先试,探索多元化养老服务模式,将综合为老服务中心、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社区养老服务站等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纳入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试点工作中。

广覆盖,全覆盖,更适老

据河西区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关劲松介绍,河西区现有养老服务设施1377处,其中,街道综合为老服务中心172处,社区养老服务站29处,覆盖率100%;在建社区养老服务站46处,覆盖率100%;累计建成养老机构82处,其中建成运营养老机构82处,养老床位29961张。

2022年,河西区将着力在街道层面建立起15分钟养老服务圈,实现养老服务设施均衡布局、错位布局,到2022年,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建达标率达到100%,城市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建达标率达到100%。

同时,要提升家庭照护床位的覆盖率。对符合条件的经济困难失能、失智、高龄、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老年人,依托养老机构、养老服务机构,为其提供居家适老化改造、专业照护服务、居家养老上门服务,使其“在家养老”成了现实。

打造居家养老“133”模式

大力推进“社区嵌入式”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河西区积极探索“社区嵌入式”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依托辖区内养老机构和社会组织,将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居家养老服务站、养老服务网点等,整合进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日间照料中心等现有功能,嵌入到社区生活圈。

河西区还探索建立老年助餐服务,打造集就餐、配送等为一体的老年助餐服务网络,为居家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精细化的、个性化的养老服务。

体验智慧养老系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