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用体验智慧养老系统

物业养老模式难点|物业养老模式构建建议

物业养老早在几年前就开始提出,但真正落实起来的企业很少,去年,六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动物业服务企业发展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的意见》,着力推动“物业+养老”服务模式,要发展物业养老,必须解决一些难点。

一、物业养老模式难点有哪些
1、物业服务企业提供社区养老服务的市场环境还不成熟
物业服务企业作为供给主体,提供养老服务还处在初期摸索阶段,近几年相继出台的法令法规、地方政策多是明确物业服务企业可提供养老服务,鼓励物业服务企业介入社区居家养老,但缺少操作细则,没有明确的指导规范,约束与监督机制也未形成。这可能导致一些想提供服务的企业心存顾虑,保持观望态度;或利用优惠政策投机取巧、谋取私利,浪费了宝贵的公共资源,又没有真正为社区养老事业出力。

2、物业服务企业养老服务人才紧缺,盈利模式尚未清晰
养老服务具有很强的专业性,需要经过专业培训且懂政策法规、会沟通协调、熟悉服务规范的高素养专业人员。有调查显示,小区人手不足,没有专业的服务人员是物业服务企业未开展养老服务的主要原因。另外,养老服务从前期调研、项目选址、落地社区到运营管理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如保利、卓达、绿城物业开展养老服务的资金主要来自企业经营其他业务所得,资金来源渠道单一。由于养老服务具有福利性质,定价要兼顾老年业主的经济状况,企业能获得的利润比较低,因此发展养老服务的物业服务企业可能会面临短期内运营投入和收益不平衡的问题。资金来源单一,投资期长、回收慢,制约了“物业服务 + 养老服务”的发展。

3、老年群体思想观念受限,消费能力有限
老年群体受传统家庭养老观念和节俭思维的影响,购买养老服务的观念还没有形成,难以形成市场有效需求。老年人的经济收入单一且额度不高,考虑到未来就医或子女生活需要,老年人除了基本生活开销,更倾向于储存积蓄或补贴给子女,而不会将收入另投他用。老年群体参与积极性不高,养老服务有效需求不足,即使开展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也难以维持。

二、物业养老模式构建的建议
1、完善“物业服务 + 养老服务”政策制度环境
政府作为“物业服务 + 养老服务”的主导者,应为整个服务链的形成与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与制度环境,对参与“物业服务 + 养老服务”的社区、物业服务企业及其他行业企业进行培训、管理、评估及监督。同时,作为公共服务的承担者,政府还应投入相应的资源推动“物业服务 +养老服务”建设。

2、从刚性服务需求做起,多渠道组建养老服务队伍
借鉴绿城、保利的经验,企业在开展服务之前可以通过入户拜访业主、问卷调查、同行参访等方式先了解业主的养老需求,只有掌握客户的需求,才能准确定位、精准布局,用最低的成本完成管理模式的创新。由于养老服务利润空间小,大部分企业资金储备有限,可以从满足老年群体的刚性服务需求做起,先利用现有资源和优势扩大养老服务范围,为后续拓展服务积累人才和资金。

物业养老

3、转变老年人的养老观、消费观,引导老年人合理消费
转变老年人的养老观、消费观需要政府、社区、物业服务企业的共同努力。政府作为“物业服务 + 养老服务”的主要推动者,具有公信力、权威性,应该以社区街道为单位,通过电视、报纸、广播、微信平台等老年人熟悉的媒介大力宣传“物业服务 + 养老服务”的便民性,提高老年群体对社区居家养老的认知和接受程度,动员老年人转变观念、积极参与。社区可以组织、带领老年人及其亲属参观附近的社区养老服务模范示范点,切身体验社区居家养老的优质服务。

体验智慧养老系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