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用体验智慧养老系统

上海物业+养老|上海长宁区物业养老解決方案

上海物业+养老,上海长宁区已经进入人口深度老龄化阶段,早在2018年,上海长宁区就率先探索“物业+养老”新模式,现在已经形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物业为依托、合格养老服务供应商为支撑的服务格局。

一、分类扶持,强化政策导向功能
2018年试点以来,长宁区施行《长宁区关于鼓励和扶持社会力量参与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的实施办法》,在全市率先明确小型社区托养设施(惠老家园)给予一次性建设补贴及日常运营补贴,完善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精准补贴机制,实施以奖代补、补贴与服务挂钩、补贴与考核结合的政策,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能。

针对为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洁、助浴、助医、助行、代办等三项以上(含三项)居家服务“物业+养老”小型社区托养设施(惠老家园)给予一次性建设补贴10万元。当小型社区托养设施(惠老家园)每项服务内容满足每年服务老年人不低于500人次或年服务总人次不低于3000人次时,即提供3年内运营补贴,其中第1年按照当年度服务总收入的30%予以补贴,第2年按照当年度服务总收入的20%予以补贴,第3年按照当年度服务总收入的10%予以补贴。

二、盘活资源,加快服务点位布设
上海物业+养老,整合社会闲置物业资源,盘活社区既有公共房屋和设施,清理整合小区内各类低效利用的公共房屋,将物业房屋改造整合用于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因地制宜设置“物业+养老”点位30余个,打造“惠老家园”功能型养老服务点6个,将“物业+养老”点位作为家门口养老服务站点的重要补充,纳入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层级。

通过整合健康理疗、教育培训等社会化养老服务资源,提供养老顾问咨询、预约服务、健康讲座等多功能服务。截至2020年底,全区“物业+养老”点位累计服务46602人次,服务内容涵盖睦邻活动、文养结合、辅具租赁、康养体验、老年助餐、代办等老年人喜闻乐见的项目。

三、物业转型,打造“慧系列”服务品牌
依托“慧生活”等服务平台,实现“物业+”资源整合,推出慧居家,慧助餐,慧照料,慧改家,慧加美,慧家园六大服务品牌,丰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社会化供给。

1、开展“慧居家”服务。除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外,为社区老人提供检测水电安全、家庭房屋维修、关爱电话、上门助浴、助医、叫车等爱心服务。2018年至今,“慧·居家”品牌惠及老人658089人次。
2、开展“慧·助餐”服务。开办街道就餐点,提供为老送餐服务。目前,“慧·助餐”每天为400名老人提供上门送餐服务。
3、开展“慧·照料”服务。将物业公司的原白领公寓一楼改造为长者照护之家,既有日托,又有“喘息式”全托。这里的助餐、助浴、助医等为老服务辐射整个社区,使老人在“一碗汤”的距离共享养老便利。新长宁慧生活长者照护之家2018年10月正式开张,目前入住老人37人,短期托养2人,每月开展助餐服务120人次。
4、开展“慧·改家”适老性改造服务。长宁区支持物业服务企业对老年人家庭通道、门厅、起居室、厨房、卫生间等生活场所改造,并对家具配置、生活辅助器具、细节保护等设置调整。2018年建立《居室适老性改造标准化操作手册》,推动质量提升。操作手册中明确改造方案的制定、改造对象的选择、改造施工程序、验收等等一系列标准,老年人的满意度达到100%。
5、开展“慧·加美”电梯加装服务。通过成立社会组织,为老公房小区加装电梯提供调研沟通咨询服务,解决老年人上楼难问题。2018年1月正式启动,截至目前已完工14台,施工阶段8台,签约36台,后期预计有意向32台。

上海物业+养老

四、长宁区率先探索实践科技助力“物业+养老”服务

上海物业+养老,1、建成全市首个区级智慧养老信息中心
2019年3月,长宁区正式上线区级智慧养老大数据平台,在线上建立集养老政策、老年人口、养老顾问、服务人员、机构设施、服务商信息于一体的大数据库,开发敬老卡管理、居家养老管理等6大功能系统和统计分析、养老监管等6个辅助系统。

2、打造敬老卡服务联盟,在上海率先将敬老卡打造成为具备养老服务结算卡、服务记帐卡、市场优惠卡等功能的综合为老服务卡。老人在惠老家园、慧生活体验馆等“物业+养老”设施进行消费或签到都可以实时进行登记、查询,在提升补贴发放精准度的同时,建立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全过程电子管理,服务过程可视化、数据化,保障养老服务质量。

3、部分物业公司建立信息服务平台,对老人信息进行登记,定时录入、确保小区老年朋友信息完善准确。利用平台科学高效调度物业服务和合作单位服务资源。

体验智慧养老系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