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利用先进的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结合养老机构管理和服务的实际需求,全面打造“系统服务老人终端”的智慧养老服务模式,通过系统平台,可轻松实现信息共享、养老服务协同、居家养老服务监管等功能,突破传统养老机构的局限,突破了传统养老机构的局限,实现养老“机构化”、“居家化”、“医养一体化”的养老服务新模式;智慧养老平台是依托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并通过对老年人日常生活的行为表现,如行动路线、实时位置、跌倒、外出就餐次数、服务时长、设备使用等进行智能分析,为老年人提供安全、舒适、便利的养老环境,打造“没有围墙的养老院”;智慧养老平台涵盖了养老信息化管理、养老资源信息化管理、养老服务信息化管理、养老服务信息化管理四大模块,包括养老机构信息管理、老年人信息管理、养老服务评估和养老服务供需信息的对接,以信息化手段整合养老服务资源,实现养老服务供给与需求的精准对接,为老年人提供高效、便捷、周到、精准化的居家养老服务…
通过这篇文章,您可以了解到智慧养老信息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数据智慧养老进行解释,如果能解决您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噢!
本文目录:
智慧养老信息
智慧养老信息平台的技术架构及应用范围探讨
一、智慧养老信息平台的技术架构
随着科技进步,新型养老模式——智慧养老已然在全国各地遍地开花,不管是服务人员还是服务设备,智慧养老都在向这个方向不断努力,越来越多的智慧养老应用在老年人的身上,这个“智慧养老”平台就是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帮助解决这个问题。
1、大数据平台:
数据平台的搭建,依靠科学的数据统计分析手段,为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咨询、养老用品的租赁和代购服务,为有需要的老年人提供紧急救助、安全监测、居家适老化改造、健康管理、精神慰藉、居家养老等服务。
2、远程监控平台:
借助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为老人提供远程看护、实时定位、健康监测等服务,实现老年人的安全保障,让子女更放心。
3、信息化平台:
1、呼叫中心:
通过云服务器,实现老人信息和健康信息的统一管理、展示、共享,方便老人在不同时间段的求助和需求。
2、老人档案:
建立老人健康档案,记录老人的各项身体健康信息,同时结合老人的日常生活和用药提醒,子女可以实时了解老人健康情况,为老人提供精准的保障。
3、老人信息:
提供养老院、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护理站、社区食堂等各类养老服务,并提供多种服务项目供老人选择。
4、移动手机:
提供通过手机APP的方式拨打12349服务热线电话,安排工作人员上门服务。
5、老人档案:
对老人基本信息和照护情况进行管理。
6、上门服务:
老人需要助洁、助餐、助浴、助行、助医、护理、康复、精神慰藉、文化娱乐等上门服务。
7、老人委托:
为老人购买家政服务、紧急救助服务,为老人助餐、助浴、助洁、助急、助医等服务。
数据智慧养老
数据智慧养老
2021年,我国老年人口规模达到2.64亿,预计2025年将突破3亿。随着社会养老需求的扩大,养老服务机构数量也在逐年增加。面对庞大的老年群体,传统的养老模式已经不能满足老年人的多元化养老需求,智慧养老由此产生。
在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数据正成为养老产业重要的生产要素。同时,随着我国老龄化问题的加剧,传统养老模式面临着巨大挑战,为了更好的服务老年人,我们国家推出了“智慧养老”系统。
智慧养老系统是一种集智能养老服务系统、智能家居系统、社区养老系统、机构养老系统为一体的养老服务模式,从而满足老年人多层次、个性化的养老服务需求。目前我国主要的养老模式有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三种。智能养老系统有很好的优势,养老模式一般分为机构养老和居家养老两种。
机构养老指的是以机构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老年人为服务对象,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为网点,满足老年人就近养老服务需求,为居住在家的老年人提供以解决日常生活困难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化养老服务。
社区养老主要是依托社区,以上门服务和社区日托为主要形式,并引入养老机构专业化服务方式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但目前社区养老服务体系还不完善,不仅没有明确分工,专业人员也不够,资金使用效益也不高。此外,养老服务的功能也较单一,没有形成成熟的商业模式。
机构养老主要是指依托养老机构为老人提供集中居住和照料服务,相当于微型养老院,当老人需要医疗、护理等服务时,仅仅依靠机构获得支持,无法满足老人的精神慰藉、情感慰藉和健康医疗等需求。而社区养老服务的对象则主要是生活不能自理,需要他人的照料,更需要特殊的服务。而机构养老的重点在于“家”的延伸,不仅要为居家老人提供日间照料,还要为失能、孤寡、高龄、残疾等特殊困难的老年人提供人性化服务。
机构养老则是指涉老公寓、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站)、日间照料中心等集中居住养老的模式。
智慧养老与智能养老
智慧养老与智能养老需求相吻合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养老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已达1.77亿,占总人口比重达到12.6%。联合国称,1990年我国正式步入老龄化社会,当年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7.9%。根据国际上普遍标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2022年中国将有哪些新的养老模式?AI如何帮助老年人?
智慧养老如何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服务需求?4月21日,2021智博会养老服务论坛上,多位专家学者就“科技+养老”、“医疗+养老”、“互联网+养老”等议题进行探讨。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宿州市泗县三槐堂老年公寓院长高建军表示,智慧养老是破解养老服务难题的一把“钥匙”。目前,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5亿多人,养老服务的需求日益迫切,更需要大批量大数据的注入。
以江苏为例,截至2019年底,江苏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4.34万人,占比达24.14%,其中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口已达445.2万人,占比达9.05%,日益严峻。针对高质量、智能化养老服务需求,江苏不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开办养老服务机构,通过示范引领、补贴引导、融合发展等方式,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发展。
智慧养老的升级,离不开养老产业的积极参与。江苏组建了“互联网+养老”服务联盟,为推动养老服务产业发展作出贡献。通过建立平台、整合资源,全面建立智慧养老服务信息化数据库,实现服务供需对接。
围绕养老服务的消费需求,江苏制定实施苏州市养老服务领域信用等级评定标准,2021年苏州市社会信用等级评定机构有3家,均为AAAA级,其中一星级2家,二星级3家,三星级1家。江苏各地建立了养老服务业信用体系,建成全省首个养老服务行业信用信息管理平台,并上线养老机构信用等级评定和评价结果。
大数据智慧养老
大数据智慧养老平台:AI赋能养老,银发族的养老院有多智慧?
原标题:智慧养老是什么意思?
当我们谈到养老时,人们总是会联想到智慧养老,智慧养老对我们老年的生活来说,有没有特别好的方面呢?
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经达到2.6亿,占总人口的18.7%,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1.9亿,占13.5%。社会老龄化也是不可忽视的,让老人养老的问题已经成为整个社会的大问题。养老方式在不断的创新,让很多的老年人更加的方便,养老院也会不断的提高,智慧养老平台不仅有利于提升养老院的服务质量,而且还能够给我们的子女提供更多的陪伴。
智慧养老平台给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带来哪些便利
智慧养老平台是依托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并通过对老年人日常生活的行为表现,如行动路线、实时位置、跌倒、外出就餐次数、服务时长、设备使用等进行智能分析,为老年人提供安全、舒适、便利的养老环境,打造“没有围墙的养老院”。智慧养老平台通过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实现了养老服务的智能化管理,对养老资源进行智能化整合、优化配置。养老院可以依托养老服务平台,整合周边养老资源,为老年人提供方便、快捷、高效、精准的养老服务。
智慧养老平台满足老年人多层次、个性化的养老服务需求
除了让老人得到照料,养老服务平台也需要满足老年人的多样化需求。目前,在我国部分地区,老年人面临的“数字鸿沟”问题日益凸显。解决老年人面临的“数字鸿沟”问题,已经成为我国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重点问题。
然而,老年人面临的“数字鸿沟”问题,也不容忽视。
据统计显示,我国老年人已经开始使用智能手机,并且在移动互联网的渗透率方面表现为很好。在老年人的日常生活中,因为一些应用信息的不完善,这类信息的使用率较低,对他们的生活影响非常明显。
数据智慧养老服务平台
数据智慧养老服务平台界面
随着老龄化加剧,养老服务需求快速增长,仅依靠政府财政投入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目前我国养老服务机构普遍存在养老服务能力不强、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利用信息技术建设养老服务平台显得尤为重要。
智慧养老系统
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利用先进的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结合养老机构管理和服务的实际需求,全面打造“系统+服务+老人+终端”的智慧养老服务模式,通过系统平台,可轻松实现信息共享、养老服务协同、居家养老服务监管等功能,突破传统养老机构的局限,突破了传统养老机构的局限,实现养老“机构化”、“居家化”、“医养一体化”的养老服务新模式。智慧养老服务平台也为养老服务行业带来了更加多元化、智能化的养老服务需求,而在未来,除了智慧养老外,未来还将覆盖范围拓展到居家、社区、机构等养老服务。
目前智慧养老服务平台上线运营的养老机构,主要包括三类:机构养老服务企业、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居家养老服务商。
其中,养老服务企业主要包括:通过信息化手段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助餐、助浴、助洁等服务,以及对老年人上门服务等。
社区养老服务企业主要为社区内生活不能自理且子女工作较忙无暇照顾的老年人提供服务。
机构养老服务企业主要为老年人提供集中居住和照料服务,包括生活照料、膳食、清洁卫生、排泄、体位转移、便溺等照料护理服务。
居家养老服务企业主要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护理康复、医疗保健、精神慰藉等居家养老服务,以及面向社区老年人开展助餐、助浴、助洁等居家养老服务。
02
推进社区养老服务发展,满足老年人多层次需求
在社区养老服务方面,建设具有居家社区服务功能的养老机构,逐步形成以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进一步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支持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企业和组织开展连锁化、品牌化、规模化运营。
数据智慧养老平台
数据智慧养老平台综合分析
我国老年人口规模庞大,老龄化速度较快。预计“十四五”末期,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中国将迈入中度老龄化。目前,国内老年人的“养老”观念正在悄悄发生改变,空巢老人的比例不断增加。在传统家庭养老模式下,老年人普遍面临着子女分身乏术、孤独感加重等问题,而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可以帮助老年人最大程度地解决这些问题。
智慧养老数据平台综合分析
智慧养老平台涵盖了养老信息化管理、养老资源信息化管理、养老服务信息化管理、养老服务信息化管理四大模块,包括养老机构信息管理、老年人信息管理、养老服务评估和养老服务供需信息的对接,以信息化手段整合养老服务资源,实现养老服务供给与需求的精准对接,为老年人提供高效、便捷、周到、精准化的居家养老服务。
应用场景:
(1)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依托运营商,服务商,居家老人及子女等群体,提供居家养老服务。
(2)日间照料中心:将日间照料中心和上门服务人员,进行有效连接,有效提供养老服务。
(3)医疗服务信息平台:利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为居家老年人提供在线医疗咨询、预约就诊、健康管理、远程健康咨询、远程健康监控、远程健康管理等服务。
(4)金融服务体系:
(1)针对各类老年人的银行金融系统:通过储蓄卡的改造,将金融服务覆盖更多老年人群体;通过多渠道、多方式为老年人提供服务。
(2)居家养老的金融服务平台:以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先进技术为支撑,建立具有查询、办理、结算、查询、提醒等功能的线上综合服务平台;通过老龄化程度高、老龄人口占比高的社区,完善其居家养老信息服务系统,通过整合服务信息资源,开展养老服务综合性业务。
(3)面向社区和居家养老的综合服务体系:
主要包括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和为老年人提供紧急救援、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和精神慰藉等服务的养老综合服务;面向老年人的餐厅、卫生服务、文化娱乐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