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张晓楠说,在智慧养老信息平台上,可以看到老年人的基本信息、服务需求、健康状况、位置信息等,“这些信息平台不仅会在老人的居家养老服务需求中及时地进行派单,还可以根据老人需求生成工单,然后按照这些工单给相关的服务人员派单;天津市河西区居家智慧养老服务平台主要通过“12349”养老服务热线电话,利用互联网手段为社区老年人提供安全便捷的服务,特别是提供紧急救助、照护服务、家政服务等居家养老服务;天津北方网讯:为切实保障老年人的生命安全,防范和减少火灾事故发生,按照天津市应急管理局关于加快推进智慧消防建设的工作部署,市民政局委托天津安消云服务技术有限公司,开发了“天津智慧养老社区安全运营调度指挥中心系统”,并于2021年12月18日,在和平区花桥街道嘉峪关路社区、南法信达友谊小区建成并投入使用…
为您推荐文章知识点:天津市智慧养老社区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天津居家智慧养老中心系统进行解释,如果能解决您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噢!
本文目录:
天津市智慧养老社区
天津市智慧养老社区安全运营调度指挥中心研发投用
天津北方网讯:为切实保障老年人的生命安全,防范和减少火灾事故发生,按照天津市应急管理局关于加快推进智慧消防建设的工作部署,市民政局委托天津安消云服务技术有限公司,开发了“天津智慧养老社区安全运营调度指挥中心系统”,并于2021年12月18日,在和平区花桥街道嘉峪关路社区、南法信达友谊小区建成并投入使用。
“天津智慧养老社区安全运营调度指挥中心”,依托于和平区智慧养老云平台,涵盖了“12349”智慧养老服务热线、电子围栏、智慧烟感、生命通道管理、智能视频监控、应急响应、呼叫等多个功能模块,可一键呼叫到社区、街道、物业和服务人员。
“如果有一些老人需要服务,我们也可以随时为老人呼叫,我们还能从后台获得他的回应,例如家政服务、医疗服务等。”天津安消云科技有限公司安全生产技术部部长赵帆,负责人董建林介绍,“目前我们共有16个养老服务热线,都已经接入智慧养老云平台,如果某一位老人突然有事,可以通过平台直接拨打‘12349’智慧养老服务热线。”
智慧养老进社区 社区老人可享受服务
据了解,今年年底前,全市将有90%的老年人至少选择在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或养老机构享受养老服务,且具备一定规模的养老服务企业、社会组织可通过上门、视频和电话等方式,为居家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浴、助医、助急、助行、助洁、助急等“六助”服务。
试点项目每月免费为150名老人提供2次居家上门服务,服务范围包括老年人所需的日常生活照料、康复护理、心理慰藉等。
打造“15分钟养老服务圈”
“中心每天下午茶时间都有8小时供应,供应量比较大,根据老人的需要还可以定制个性化。”叶露城说,当天的午餐以炖为主,而且从晚上8点开始,日间照料中心还会继续照料老人。
天津居家智慧养老中心系统
天津居家智慧养老中心系统设计
一、方案背景
随着居家智慧养老模式的发展,居家养老服务也在不断地完善。随着政府部门、社会机构及老年人群体对居家智慧养老服务平台的要求越来越高,使得众多的服务企业以及个人更加重视居家智慧养老服务平台的建设。为了更好的给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以及相关政府部门提供居家养老服务平台系统设计方案。现面向社会提供居家智慧养老服务。
二、方案理念
1、服务对象从户籍老年人拓展到有智能手机的人群,同时对于我们居家智慧养老服务平台,我们进行了一定的创新。首先是通过接入高德地图养老服务平台,数据将由原来的人工数据转换为我们的数据和资源,并对原来的高德地图数据进行拓展,包括大数据的数据、数据的处理能力、数据的信息的准确性,以及数据的更新等,这些“大数据”将会被这些大数据实时汇聚,为后续系统的整体规划和开发提供一个“大脑”。同时,“大脑”会根据当前位置、功能、数据的现状进行数据的分析和挖掘,结合对老人的服务需求和服务偏好进行更加细分,根据每个老人的身体状况、家庭情况进行数据的分析和研判,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服务方案的优化调整,实现居家智慧养老服务的目的。
对于养老平台的建设,市民政局副局长何凌超表示,“互联网+”的智慧养老,通过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建立一个综合性的养老服务信息平台,主要包括老年人的基本信息、养老服务需求、养老服务机构的运营情况以及政府的政策制定等,这些数据的基础信息,都将有助于政府进一步加强对养老服务的监管,从而有效地开展养老服务工作。
到2025年,我国将全面建成功能完善、规模适度、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民政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发展“互联网+养老”,需要切实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是充分认识和利用互联网对养老服务工作的重要意义,将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融入养老服务,推动养老服务供给侧改革,用创新的养老服务方式满足老年人的需求;二是充分发挥移动互联网在养老服务中的重要作用,推动“互联网+养老”发展,促进养老服务数据化、智能化、个性化,进一步扩大养老服务市场和促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天津智能养老
天津智能养老解决方案
日前,天津发布《天津市居家智慧养老服务发展实施方案》,明确居家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建设、居家社区智慧养老服务建设、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建、特殊困难老年人关爱保护等,为老服务“套餐”式政策套餐。目前,天津已建成“12349”居家养老服务平台,利用信息化手段为广大老年人提供线上、线下融合的“点菜式”便捷养老服务,有效破解老年人居家养老难题。
天津居家智慧养老服务平台上线
居家智慧养老平台是在河西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指导下建成的,该平台是天津市首个智慧养老服务中心。老年人可以通过“12349”养老服务热线向服务中心提出需求,服务中心根据需求委派相应的工作人员为老年人提供服务。
天津市河西区居家智慧养老服务平台主要通过“12349”养老服务热线电话,利用互联网手段为社区老年人提供安全便捷的服务,特别是提供紧急救助、照护服务、家政服务等居家养老服务。同时,该平台为老年人免费发放智能手环,采用GPS定位技术,可为老年人提供紧急救助、健康服务、紧急救助等服务。
天津市河西区和什力克利民养老服务中心是一个典型的智慧养老服务平台,依靠免费发放智能手环的方式,对老年人进行日常生活活动监管,及时发现老年人意外摔倒等问题,并及时处理。该中心负责人王艳婷介绍,通过对智慧养老服务平台数据的采集和分析,该中心为全区5000多名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提供了“一键呼救”等智慧养老服务,实现了对全区7000多名60岁以上的老年人的身体状况,24小时监护。
天津市河西区和什力克利民养老服务中心内安装了覆盖全区的无线报警设备,为老年人提供信息化的紧急救助、养老服务、健康服务等。王艳婷说,如果有突发状况,可以一键呼救,中心平台通过运营管理端口,直接连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区医院,再通过和什力克利民养老服务中心的后台系统,对老年人用药情况、身体健康状态进行实时监测,生成健康报告。
“养老服务中心的实体和网上电子系统都是一体化的,为老人提供服务。
天津市智慧养老
天津市智慧养老信息服务平台已正式投入运营
天津北方网讯:“欢迎来到和平区的居家养老中心。我老伴心脏不好,人也很容易走失,为了解决老人在家中发生意外情况,我们这边的工作人员正在专门的进行救助,这个智慧养老信息服务平台可以解决老人的紧急求助需求,而且还有亲情连线功能,真是太贴心了。”12月1日,在和平区居家养老信息服务平台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家住和平区里甲社区的陆女士通过和平区智慧养老信息服务平台向天津市居家养老信息服务平台工作人员申请成为了第一批特殊困难老年人的“亲情连线”服务对象。
据了解,为了让特殊困难老年人能够“享老”,和平区推出了居家养老信息服务平台,可以帮助老人通过居家养老信息服务平台获取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将收集的老年人基本信息、服务需求信息等输入平台,平台可以实时跟踪老年人的服务情况,并对服务质量进行监督。同时,该平台还能为政府监管部门提供数据参考,及时发现、纠正和查处违反居家养老服务相关法律法规的行为。
和平区民政局副局长王长松向记者介绍,去年6月,和平区率先在全区内探索“互联网+居家养老”新模式,依托区级养老服务信息平台,根据老年人实际需求,全区形成了以“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点、居家养老服务站、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三级联动的居家养老服务网络,为老年人提供专业化、精细化的养老服务。
据介绍,这个信息平台为辖区老年人提供“7×24小时”全天候的居家养老服务。在这里,每位老年人的档案都详细记录了每个人的生活、健康状况。“这是我们的数据库,上面都会有老人的年龄特征、身体健康状态、生活习惯等信息。例如,当老年人遇到生活中的困难,例如无法独自出行、迷路等,可以通过智慧养老信息平台,通过大数据平台调度中心,我们可以将老人的需求及时送到相关人员。”张晓楠说,在智慧养老信息平台上,可以看到老年人的基本信息、服务需求、健康状况、位置信息等,“这些信息平台不仅会在老人的居家养老服务需求中及时地进行派单,还可以根据老人需求生成工单,然后按照这些工单给相关的服务人员派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