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关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的要求,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养老服务需求,根据相关文件精神,民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门日前印发《“十三五”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工程和托育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各类养老产品目前尚处于发展初期,当前市面上智慧养老服务平台产品普遍存在着“不智能”、“不贴心”、“不专业”等突出问题,旨在解决老年人、养老机构以及相关服务人员的工作问题;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通过以老年人为中心的智慧养老平台,能够将社区养老服务资源有效整合和整合,以智慧养老服务平台为依托,以信息化技术手段为支撑,以满足老年人个性化服务需求为导向,有效解决当前社区养老存在的服务资源“量大、难匹配”等问题,满足老年人的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成为智慧养老服务的新动能…
本文知识点归纳及重点:智慧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智慧养老项目发展规划书进行解释,如果能解决您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噢!
本文目录:
智慧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
智慧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关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部署要求,“老有所养”是绕不开的话题,对我国来说,解决“老有所养”问题至关重要。为推动老年服务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实施智慧养老,深入推进“互联网+养老”行动计划,广泛开展智慧健康养老服务应用试点示范,鼓励开发更加多元、便捷的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及服务,方便老年人获取高质量、智慧化的健康养老服务。
智慧养老就是利用物联网、移动互联网、智能呼叫、云技术、GPS定位技术等信息技术,围绕老年人的生活起居、安全保障、保健康复、娱乐休闲、学习分享等方面,面向老年人提供信息化养老服务, 帮助老年人在安全保障、健康保障、生活照料、休闲娱乐、亲情关爱等方面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从目前的发展现状来看,全国各地的智慧养老发展情况是不尽相同的,但是总体上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可复制的模式,例如,上海市作为第一批试点, 已有10 个区先行试点,并迅速复制推广。
中国老龄协会副会长吴玉韶:
养老模式的创新是未来产业发展的方向,但是目前中国仍存在一些现实问题,比如说有关部门缺乏专门的标准,导致有些智慧养老产品叫好不叫座,同时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产业链。我们一直在尝试和推动相关的产品和技术在养老领域的商业化,但也遇到了一些阻碍。
吴玉韶:
我认为这个问题还有很多待解决,但这需要一个过程,其实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中国正在逐步形成一套比较完善的、完整的养老产业体系。现在,有很多的厂家和品牌在布局养老产业,我觉得这是一个最好的机会,也是最好的时机。
山东禹城:
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布局养老产业
王效喆:
在养老产业,有很多的企业像小米这样的老牌的互联网企业,都在布局养老产业,并且持续投入,这是一种很好的现象,也是目前存在的一个问题。
智慧养老项目发展规划书
智慧养老项目发展规划书
智慧养老项目发展规划书(2015-2016)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关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的要求,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养老服务需求,根据相关文件精神,民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门日前印发《“十三五”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工程和托育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旨在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2.64亿,占总人口的18.7%,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亿,占13.50%。《实施方案》提出,“十四五”期间,我国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基础上,围绕“老有所养”,大力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充分考虑到老年人群的实际需求,保障好老年人“老有所养”。
“十四五”时期,我国老龄化进入快速发展期,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在这个重要的时期,国家推出一系列政策促进居家社区养老的发展,从政策上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到服务中来,并充分调动社会资本参与养老服务行业的积极性。
国家发改委和民政部今年2月联合发布的《十四五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工程和托育建设实施方案》指出,支持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提供普惠托育服务,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幼儿园增加托班。
在此次会议上,一些家庭政策的解读,已经逐渐地推出。
●政策出台
2019年11月,国家卫健委印发《托育机构设置标准(试行)和托育机构管理规范(试行)》,从设置标准、管理规范、队伍建设、安全管理等方面明确了托育机构的建设和运营管理标准。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规范发展多种形式的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加强婴幼儿照护服务专业人才培训。
智慧养老方案设计书
智慧养老方案设计书,正式方案已经设计好
各类养老产品目前尚处于发展初期,当前市面上智慧养老服务平台产品普遍存在着“不智能”、“不贴心”、“不专业”等突出问题,旨在解决老年人、养老机构以及相关服务人员的工作问题。近年来,随着科技发展进步,智慧养老产品日益普及,并开始出现在老年人的生活中。本文就从多个角度和需求角度对智慧养老服务平台产品提出建议。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正面临着快速老龄化的挑战。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通过以老年人为中心的智慧养老平台,能够将社区养老服务资源有效整合和整合,以智慧养老服务平台为依托,以信息化技术手段为支撑,以满足老年人个性化服务需求为导向,有效解决当前社区养老存在的服务资源“量大、难匹配”等问题,满足老年人的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成为智慧养老服务的新动能。
以智慧养老服务平台为支撑,以信息化平台为纽带,以社区为依托,以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支点,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支撑和引领作用,着力构建养老服务体系,通过建设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对社区居家养老的各项服务进行有效整合,逐步构建起“机构—社区—居家”三级养老服务体系,打造养老服务的新平台和新模式。
2020年2月,政府出资设立,以让社区居家养老更加方便、放心、舒心。大爱书院承接运营后,集智慧、智慧、温度、舒心、便利、可持续为理念的创新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成为“大爱书院”中的“养老管家”。
依托12349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大爱书院已为14户70岁以上老人,家庭提供上门服务。“因为有儿女照顾,我们老两口的退休金也可以过得很好,平时也不用操心买菜、买药,关键时刻也可以帮我们这些子女照顾。”76岁的老伴王明胜说。
3年前,王明胜给父亲在儿子家里安装了一个烟雾报警器,在室内有需要时,可以及时报警。
智慧养老项目简介
智慧养老项目简介
在智慧养老项目发展规划上,中宏网联合京东健康、福寿康、九如城、蕾娜范等知名企业积极部署推进智慧养老项目建设。日前,在天津产业新地标·天津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活动现场,天津市民政局、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市住建局等部门联合举办天津养老数字化转型推进大会,发布了《关于开展2021年天津智慧养老应用场景需求摸底调查》。
大会现场。
天津智慧养老应用场景需求摸底调查是目前我市智慧养老应用场景需求最迫切、可落地的一个项目,研究内容涵盖社区嵌入式养老、智慧居家养老、机构养老、医养结合、智慧监管等多个方面。中宏网为了探索智慧养老应用场景,为天津养老产业发展贡献力量。
中宏网展示:
以乐龄护理站为例,面积1200平方米,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中庆街道文新村,站点以日间照料、护理服务、健康管理、中医康复、营养配餐、老年用品等为主要功能,建立起智能服务平台。
为了更好的帮助老年人和残疾人等特殊人群,目前社区养老站点多为中大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中宏网展示:
为满足这部分老人的服务需求,中宏网指导中心在相关运营上做了大量的工作。如护理站的配置、服务和管理制度方面的培训,提升服务的规范化水平;
运营方面的培训,做好服务人员培训、服务标准的标准化和智能化;
规范化的流程,制定工单执行流程,明确上门服务的流程及工单服务标准,从而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统一管理,确保服务过程规范化、精细化、信息化。
中宏网汇总:
↓ ↓
中宏网 采访对象:
中宏网记者:作为一座智慧城市,社区养老服务质量建设是重中之重。请问如何推动养老服务业的发展?
施总:
您好,2018年11月30日上午,作为全市唯一的住宅小区,我市成立了由社区书记、主任、主任任组长的全市智慧社区建设领导小组,统筹安排、统一调度、集中攻坚,指导全市智慧社区建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