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目前,全国约有260万老年人,为满足社区老年人在生活照料、家政、医疗保健等方面的需求,2015年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严峻的情况下,顺德区智慧养老平台推出线上“一键呼叫”服务,老人只需用手机在家中的智慧养老终端上选择“一键呼叫”按键,就可以“接单”;智慧养老设施共享平台是指将社区智慧养老服务平台与居家养老终端、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服务终端连接起来,为老人提供生活照料、紧急救援、精神关怀、康复护理等服务的平台;智慧养老服务平台采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建立“呼叫中心———社区服务站”的智能化和信息化服务体系,推进全市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化建设…
为您推荐文章知识点:智慧养老建设规范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智慧养老设置进行解释,如果能解决您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噢!
本文目录:
智慧养老建设规范
智慧养老建设规范(试行)
1.建设背景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9〕5号)指出,要发展居家、社区和互助式养老。按照“9073”的养老格局,就是90%左右的老年人居家养老,7%左右的老年人依托社区支持养老,3%的老年人入住机构养老。而在2020年,政策的红利让人们看到了未来的商机。根据IDC的数据,我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将达到7.7万亿元,到2030年将达到22.3万亿元。
2016-2020年,我国老年人口抚养比从2010年的8.9%提高到2020年的13.5%,再创新高,增长速度加快,老年抚养比逐年递增,老龄人口比重不断提高。2025年中国老年人口抚养比将达到14%左右,老年人口抚养比将达到30%。
如果以60岁以上的人口总数作为测算的话,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总人口近2亿人,占总人口的比重超过10%。在预计的老龄化过程中,养老产业市场规模能够极大提高。
三、健康养老:未来五年内,养老产业的前景如何?
人口老龄化将是我国的一大国情,养老产业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成为必然的大势所趋。
2022年,是中国养老行业的发展大势头,然而养老产业市场规模依然可观。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总数为2.6亿人,占总人口的18.7%,65岁及以上人口总数为1.9亿人。截至2020年底,全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经达到2.64亿人,占总人口比重的13.5%。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的数据,截至2020年12月,全国老龄办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2月底,全国共有养老机构3.8万个,养老服务床位483.1万张。有机构统计显示,近八成机构能够提供医疗服务,占比约为50%。
中国老人大多是居家养老,家庭医生上门服务的机会较少,缺少家庭医生,因此迫切需要有专业、连续性的医疗卫生服务。但随着“医养结合”的加速推进,社会的负担将进一步减轻。
智慧养老设置
智慧养老设置相关章节解析
智慧养老是以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智能硬件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基础,融合智能硬件和居家养老系统,打造养老系统、医疗系统、运营系统等在内的一整套综合性养老服务系统。智能养老新模式的提出是我国应对老龄化的必然要求。
中国自1999年以来,每年至少会发生三至四次老年人口伤亡事故。死亡和疾病日益突出,为应对日益严峻的老龄化社会,智慧养老行业已成为一个巨大的朝阳产业。
智慧养老将养老服务方式信息化、智能化,智慧居家养老为老年人提供了安全、便捷、舒适的生活环境,提高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但同时也带来了高昂的生活成本和费用负担。智慧养老对中国家庭养老的最大意义重大,提高老人居家生活的安全性和便利性。
如何运用智慧化技术助力养老服务转型升级?1、适老化智慧养老产业发展的背景
近年来,智慧养老产业已经发展出“三种智慧养老模式”,即智慧养老系统和智慧养老服务平台。
其中,智慧养老系统和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但仍存在功能较为单一、服务手段陈旧、服务内容相对简单、智能化程度不够、技术支撑不强、专业人才缺乏等诸多问题。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的《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要求,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加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要求新建居住小区要按照每百户不少于20平方米建筑面积的标准,配套建设养老服务设施,并与住宅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
云南省腾冲市人民医院老年养护中心内景。(王彪摄)
据了解,云南省腾冲市被确定为第二批中央财政支持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地区。至此,全国共有7个地市成功申报国家级试点。
强化信息支撑,破解养老服务难题
2014年以来,全国各地推动养老服务业和医疗健康产业的发展。
一是引导鼓励支持养老机构开展医疗服务。《通知》要求,各地要在2022年底前,进一步明确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的合作机制,积极推进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签订合作协议。
智慧养老设置系统
智慧养老设置系统 智慧养老设施共享平台
智慧养老设施共享平台是指将社区智慧养老服务平台与居家养老终端、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服务终端连接起来,为老人提供生活照料、紧急救援、精神关怀、康复护理等服务的平台。服务平台为老年人提供生活服务、健康服务、医疗服务、社交服务等,其依托大数据采集、全方位、全天候的养老信息化服务,通过各种智慧养老应用系统、终端设备,为老年人提供医疗、护理、家政、康复、照料、精神慰藉等多元化、全方位的服务,打造15分钟养老服务圈。
“智慧养老设施共享平台”功能是什么?
互联网+智慧养老服务模式
智慧养老服务平台采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建立“呼叫中心———社区服务站”的智能化和信息化服务体系,推进全市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化建设。通过系统将全市养老服务商、服务产品和机构的线上服务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形成统一的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建立全市居家养老服务大数据中心,将民政信息纳入全市养老服务信息数据中心,对养老服务内容和补贴内容进行数据共享。通过整合机构服务资源,统一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实现各类养老服务资源统一管理和调配。
据介绍,通过这种大数据的应用,政府将对养老服务设施的资源进行整合,以高效的方式帮助老人解决问题,并且借助科技化手段,给老年人提供全方位、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通过智能养老管理系统,可以有效的解决老人的生活照料以及安全看护问题。
-11-
精细服务让老人的生活更加幸福安康
随着老龄化程度不断加剧,养老成为了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智慧养老”所提供的智慧养老服务,为老人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养老生活方式。让老人更加安心,子女更加放心,在养老服务过程中也能享受到科技带来的便利。
-12-
把老人独自在家安全关?
人脸识别,无感进出,疫情期间保障老人安全,支持家人与朋友视频通话,提高老人与亲人之间的沟通效率。
智慧养老服务标准
智慧养老服务标准
来源:重庆日报网
原标题:社区养老服务设施
“一院一中心多站点”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
——智慧养老服务标准
在服务人口12.6%的城市社区,计划建成35个标准化社区养老服务站,建成2000个标准化老年活动室,实现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
——智慧养老服务标准
目前,中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每年以500 万的速度递增。随着老年人口高龄化、失能化和空巢化的加剧,传统家庭养老、机构养老功能的日益弱化,养老机构床位的不足,养老服务的质量和效率都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智慧养老作为新兴产业,也成为地方政府、企业开发、社会资本广泛参与、市场机制灵活多样的有益探索和尝试。
如今,北京民政部门会同相关部门为老人建立电子“养老卡”,提供养老服务补贴,对年满60周岁且能力评估达到中、重度失能的居家老年人,由民政部门全额拨款并提供100元/人的意外伤害险,90周岁以上老年人使用敬老卡提供50元/人的服务补贴,包括每月政府给的15元的基本养老服务补贴。这种惠民“无感支付”的智慧养老,还能让人实现居家养老的轻松便捷,让老人足不出户即可享受到医疗、家政、护理等的上门服务。
目前,全国约有260万老年人,为满足社区老年人在生活照料、家政、医疗保健等方面的需求,2015年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严峻的情况下,顺德区智慧养老平台推出线上“一键呼叫”服务,老人只需用手机在家中的智慧养老终端上选择“一键呼叫”按键,就可以“接单”。
对于一些腿脚不便的老人,也可以通过线下养老服务中心预约、上门服务,让老人享受“宅”在家养老的舒心。
而对于行动不便的老人,也可以在平台上进行“订单”定制,实现线上“一键呼叫”,线下“一对一”的服务,实现对居家老人的精细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