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济宁市智慧家居养老系统开发项目是市民政局按照市委市政府“加快养老服务业发展”决策部署,引进的一家集“医养结合”、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养老服务企业,项目总投资约为10000万元,预计2020年动工建设,2021年竣工;智慧养老利用物联网、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技术、智能呼叫、云技术、GPS定位技术等信息技术,创建“系统服务老人终端”的智慧养老服务模式,并且涵盖机构养老、居家养老、社区日间照料等多种养老形式;济宁智慧家居养老系统开发总体规划方案,其设计为以基于家庭家居智能化的实际使用需求,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物联网技术、智能感应、无线通信技术、网络通信技术、视频监控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健康检测技术、健康养老系统技术,实现家居物联网,对老人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娱乐休闲、安全保障等方面进行管理,从而达到对老人生活质量的保障和对老人的健康管理…
为您推荐文章知识点:智能居家养老系统平台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济宁智慧家居养老系统开发进行解释,如果能解决您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噢!
本文目录:
智能居家养老系统平台
智能居家养老系统平台建设方案(草案)
一、养老行业概述
1、养老服务政策背景
国家政策导向,从《“十四五”民政事业发展规划》《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民政部关于进一步扩大养老服务供给促进养老服务消费的实施意见》、《河南省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实施方案》《河南省民政厅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通知》等政策,提出了到2022年,养老服务制度体系更加完善,政府保障基本、社会多元参与、全民共建共享的养老服务格局基本形成,老年人及其子女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高。
2、智慧养老技术发展趋势
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智能硬件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养老产业向智慧养老升级。智慧养老作为一种新型养老模式,是以智能产品和信息系统平台为载体,面向老年人提供实时、快捷、高效、低成本的,物联化、互联化、智能化的养老服务。
智慧养老利用物联网、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技术、智能呼叫、云技术、GPS定位技术等信息技术,创建“系统+服务+老人+终端”的智慧养老服务模式,并且涵盖机构养老、居家养老、社区日间照料等多种养老形式。智慧养老系统涵盖养老机构、居家养老、社区日间照料等多种养老形式。通过系统平台,集中整合各类养老资源,为老年人提供集中照护服务,主要包括生活照料、医疗护理、精神慰藉、紧急救援、健康管理、社区服务等。
智慧养老系统能够根据老年人的基本健康状况、居住生活习惯、兴趣爱好等,结合平台系统与各类智能终端产品提供的信息和服务,为老年人提供急救、居家养老、紧急救助等方面的服务。智慧养老系统的建立,将进一步提升老年人居家生活品质,提高居家养老的安全系数,提高老年人居家生活的便捷度。
在生活服务方面,智慧养老系统包括了家政服务、送餐服务、助洁服务、代办服务、陪同就医服务、精神慰藉服务、医疗卫生服务、法律援助服务、健康咨询服务、法律援助服务、文化娱乐服务、教育服务等十大类生活服务。
济宁智慧家居养老系统开发
济宁智慧家居养老系统开发总体规划方案
济宁市智慧家居养老系统开发总体方案,该系统包括:工程规划、施工、工程项目、材料供应、后期维护、后期开发、销售管理、中心建设、软件开发等。
济宁智慧家居养老系统开发总体规划方案,其设计为以基于家庭家居智能化的实际使用需求,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物联网技术、智能感应、无线通信技术、网络通信技术、视频监控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健康检测技术、健康养老系统技术,实现家居物联网,对老人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娱乐休闲、安全保障等方面进行管理,从而达到对老人生活质量的保障和对老人的健康管理。
建设原则
1.设计依据。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结合实际的实际情况,严格按照强制性标准执行,并确保到设计所指导和工程质量合格。
2.系统总体设计。
各区根据本辖区实际情况进行统一的设计,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完善系统标准,各司其职,统一规划、统一配置、统一管理。
3.技术保障。
技术支持对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建设、日常运行和维护等环节,落实工作责任人,加强日常维护工作,确保安全和系统运行。
4.验收方式。
验收负责为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的服务人员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并定期检查,定期向社会公布技术的使用、维护或不定期抽查结果。
5.安装和管理
在各区、各相关职能部门的指导下,系统开发和维护保养工作,保证所有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信息平台系统运行正常。
6.负责统计和维护
监督检查验收,并承担工作任务,定期检查和维护保养工作,及时发现问题,确保与平台工作协调一致。
7.落实工作职责
区民政局负责全区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信息平台系统的运行维护,指导各相关部门做好工作,如对出现问题的,及时予以处理。
8.服务人员
(1)负责全区所有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信息平台的日常管理工作。
济宁智慧家居养老系统开发项目
济宁智慧家居养老系统开发项目正式启动
2018-03-03 13:05 | 浙江新闻客户端 记者 曹英 通讯员 张新民
3月2日,“济宁智慧家居养老系统开发项目”签约仪式在中铁建业养老产业投资置业有限公司宜兴老年公寓举行。此次签约,标志着济宁市智慧家居养老系统开发工作迈上新台阶。
济宁智慧家居养老系统开发项目由济宁市智慧家居养老系统开发公司负责开发,项目由济宁市智慧家居养老系统开发公司负责管理,是省、市重点民生工程,也是智慧健康养老产业的重点项目。此次签约,标志着我市养老事业迈上了新台阶,为我市智慧家居养老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
济宁市智慧家居养老系统开发项目是市民政局按照市委市政府“加快养老服务业发展”决策部署,引进的一家集“医养结合”、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养老服务企业,项目总投资约为10000万元,预计2020年动工建设,2021年竣工。该项目围绕“9073”养老格局,立足济宁现有医疗资源,集居家、社区和机构养老等为一体,可为入住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助餐、助浴、助洁、助急等上门服务,有效满足不同老年人个性化、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有效缓解我市老龄化发展的短板。
作为社会福利中心,济宁市智慧家居养老项目也在争创全省、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成果的背景下,加快推进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项目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由济宁市人民政府对本市60岁以上的经济困难老人,每人每月给予一定时间,由政府出资购买服务。市、区民政部门按照每人每月不低于30元、最低不低于15元的标准给予补贴。
新建小区要配套建设养老服务用房
全市新建小区按每百户不少于20平方米的标准配置居家养老服务用房,已建成的住宅区要按每百户不低于15平方米的标准调剂解决。
新建小区将配建养老服务用房
“中心城区老城区可适当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用房,按每百户不低于15平方米的标准调剂解决,以满足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
智慧居家养老服务系统
智慧居家养老服务系统
1、安装智能家居系统。系统采用无线网络技术,通过各种物联网无线传感网络,将小区的能耗信息传送到数据中心进行处理。智慧居家养老系统,使老年人的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升,基础设施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2、完善社区管理机制。社区中依托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通过智能安防系统、智能门禁系统、智慧消防系统等多种现代化管理手段,构建社区的智能安防系统。
3、设置社区服务中心。社区养老服务中心设置社区管理服务站,面向居家老人、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综合性餐饮服务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中心等居民用房。
4、配置智能家居系统。智能家居系统可以通过系统对各类家居环境的智能感应器进行智能化控制,保证家居环境安全,保障老人、儿童等家居生活的舒适度。
5、配置智慧医疗系统。智慧医疗系统的出现,既可以提高医疗机构的管理效率,还可以为老人和社区居民提供周到的服务。
智慧医疗系统的设计,从理论到实践紧密结合。在本系统中,规划设计医疗卫生服务区,建筑面积不宜超过2万平方米,以便于满足辖区居民的医疗卫生需求。此外,结合社会养老服务体系,配备智能设施,真正实现社区养老服务医疗卫生服务一体化。
6、配置智慧康养中心。社区作为城市的基础单元,智慧康养中心将是一个“健康养老”综合体。该中心将医疗、养生、养老、康复、运动、娱乐、学习、休闲、购物、生活、学习、保健、餐饮等六大功能融入智慧康养中心。智慧康养中心将实现医疗护理、生活照料、营养膳食、精神慰藉、文化娱乐等多功能服务。
7、居家养老。中心将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助餐、助浴、助医等服务。同时将依托智慧养老服务平台,为老人提供紧急救助、精神慰藉、家政服务、健康管理、居家上门等服务。
8、商水县城郊街道敬老院。该中心自今年6月份投入运营以来,成为了集生活照料、托养服务、康复护理、社会心理咨询、文化娱乐、康复保健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同时也是集医养结合、日间照料、托养服务、医疗保健、康复保健为一体的居家养老中心。